老媽退休多年,年逾七十,就喜歡宅在家里,做飯洗衣養花操持家務,上街買菜這樣的技術活基本由老爸代勞了。
一早就有給老媽買手機的念頭,可老媽總是拒絕的。她說,自己哪都不去,用不著。直到去年夏天,老媽不慎走路摔跤右臂骨折,而后腰部又舊傷復發。
在外工作多年的弟弟有個習慣,每周五雷打不動必會給家里來電,陪父母聊天。因為怕弟弟知曉后徒增擔心,老媽便刻意隱瞞。于是,老人家極不情愿地接受了她人生第一部專屬手機。
?
老媽生性好強,病痛之初,想到一向由她照顧生活起居的老爸如今家務一肩挑,她難過;想到不能定期探望她年過八旬的姐姐,她難過;想到年假一到兒子歸來就露餡了,她也難過。原先里外忙慣了的老媽,忽然要她躺在床上靜養,如何是好?!老媽急上眉梢,甚至患了輕度的抑郁。
?
和所有上了年紀的老人一樣,手機的多功能讓老媽一籌莫展,連嚷嚷應付不來,甚至有些氣餒。
將伍姊妹的手機號輸入通訊錄,再把一大家子的照片存入手機。因為有了看愛孫女照片的動力,老媽拿起了老花鏡,按照我們編制的說明書,格外認真地一步步地學操作……
?
起初,給老媽打電話時,她經常把接聽鍵當掛機鍵按掉,或是撥給大女兒的電話經常撥給了二女兒,直到某天深夜,我的手機屏幕上忽地“媽媽”兩個字閃動,我忙不迭地接聽:老媽說,明天是我生日,要我別忘了吃長壽面。從不知如何接聽撥打電話,到現在自如地翻看手機相冊,老媽一點一點帶給我們驚喜。有時回家探望時,老媽也會欣然加入了我們姐妹的自拍一族,而后轉發給弟弟。
?
如今,老媽的手臂己能活動自如,腰傷較先前也大有好轉,可以簡單地做些家務,理理她的花花草草,只是不能久站,不能負重。
手機陪伴老媽快一年了,老媽也把玩地越來越嫻熟。有些功能軟件,老媽似懂非懂,卻仍然煞有介事地學習。它改變了老媽曾經稍顯封閉又單調的“宅女”生活,老人家的世界也不再僅限于屋頂的方寸天地間。現在,老人每日公務繁忙:鼓勵大姐家的胖哥科學減肥多健身,叮嚀二姐夫少酒少應酬,指導三姐和我育兒經,囑咐弟弟勞逸結合休息好!
?
最近,三姐還給老媽注冊了微信號,加了朋友圈,又建了“老李家的五面包”群(“面包”是我們小時互相戲謔的呢稱)。老媽是群主,被我們尊奉為太面包。有時,老媽還視頻對講,隨時隨地看到她思念的兒孫們。老爸見老媽手機玩得不亦樂呼,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“岌岌可危”,偶爾酸溜溜地說“人家現在可強昵!都成手機達人了,玩轉棒棒噠!”看見曾經郁郁寡歡的老媽,如今日日笑靨如花,她用指尖,以自己為圓心,圈起了老李家滿是愛與親情的同心圓。
?
智能手機于我們,是社交、閱讀與娛樂的通訊工具;于七旬的老媽而言,則是打開老人心底的一扇窗。現在,老媽到哪都揣著那部當初她并不看好的智能手機。我想,老媽懷揣的不僅是手機,更多的是對兒孫們的掛念和依傍吧!
?
手機在,陪伴在,智能手機讓老媽的生活變得別樣而又充實。
?
“楠楠,你旅游回來了?玩得開心嗎?”今兒一早,老媽脆生生的聲音、萌噠噠的臉龐從手機里屏幕那一端又傳了過來……
呵呵,不說了,趕緊地接老媽電話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