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7日下午4點多,兩少年在濟南長清歸德鎮溺水。差不多同時,長清區孝里鎮黃花園村9歲的小孟和10歲的小韓相約在黃河里洗澡,二人亦不幸溺水。目前,只有小韓的遺體打撈上岸。
背著家長下黃河
27日下午4點,黃花園村一切正常。當時,小孟的奶奶還和村里的人在街上打牌乘涼。這時,同村的 小韓騎著自行車來找小孟,二人相約一塊兒出去玩耍,小孟也爽快地答應了。小孟外出時,他自家的一個奶奶還叮囑過小孟,“別到河邊上去”。
三小時后,村里炸開了鍋。小孟和小韓騎著自行車一起來到河邊,之后兩個出去玩耍的孩子不見了!傍晚7點,小孟的奶奶做好了飯。平時這個點,小孟都會準時回家吃飯。27日當天卻是個例外。“天快黑了,俺那孩子還不回來,我就出去找。村里有人說在西邊黃河邊上看見過他倆,我趕緊騎著自行車過去。”小孟的奶奶說,到河岸邊時,只看見兩輛自行車和兩個孩子的衣物。小孟的奶奶傻眼了,坐在地上號啕大哭。
其實,在奶奶尋找孫子之前,有兩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早就發現了小孟和小韓,他們還勸說其不要在河里洗澡。遺憾的是,兩人未聽勸。小孟的奶奶說,這不是小孟第一次去黃河洗澡。上一次,小孟被奶奶及時發現了。“我說孩子,你過來。他過來后,我就連搧了他三巴掌。沒想到,擋得了第一次,卻擋不了第二次。”
“俺再也見不到孩子了”
28日中午12點,兩個孩子的衣服、鞋子還遺留在岸邊,沙灘上也留有二人玩耍時留下的手腳印。小孟的父親在搜救了一夜之后,呆坐在岸邊,很少言語。不時望著眼前的黃河,也偶爾看一眼孩子留下的遺物。27日當晚,小韓的遺體已經找到。河里水流很急,小韓被沖出了好幾里地。最后,一處浮橋的桿子擋住了小韓,這才被家人發現。
28日上午約10點,小孟的家人聯系藍天救援隊。下午1點多,5位救援人員自帶沖鋒舟來到事發河段打撈。“希望早點把孩子找到啊。”村里的不少人都來到岸邊幫忙打撈,幫不上忙的婦女只好在岸上一遍遍祈禱。據了解,小孟今年9歲,小韓10歲。二人是同班同學。暑假過后,他們就升四年級了。
“俺那孫子啊,俺再也見不到孩子了。”小孟是家里唯一的孫輩,打小就受到爺爺奶奶的疼愛。小孟的奶奶稱,小孟父母離異兩三年了,小孟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。小孟的父親在濟南打工,是一名貨車司機。小孟父親坦言,自己一月才回一次家,與兒子接觸很少。父子倆最后一次見面,是在上周日,未想竟成永別。
入夏以來,不斷有兒童慘遭各種意外,兒童大多數好奇心強,而做事欠考慮,還伴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。為應對頑皮的孩子,家長要想盡一切辦法來看管孩子。比如利用網開助學衛士智能手表等智能產品,對看孩子、保護兒童安全起到一定作用。
網開助學衛士智能手表具備實時雙向通話功能,SOS一鍵求救,四重定位方式等功能。家長可以通過手機端實時了解孩子的信息。一旦孩子遇到緊急情況時,一鍵撥通緊急號碼求助;長按輪撥預設的緊急號碼,接通后自動停止輪撥。該腕表采用GPS+基站+AGPS+G-SENSOR的四重定位方式有效地提高定位的精準度,緊急時刻為及時確定孩子的位置提供依據。
網開助學通建議家長朋友,除了向孩子們傳授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技巧,還可以適當的采用科技產品保護孩子。在很多兒童溺水的事件中,相當比例的孩子搭上性命,是因為沒有發現潛在的危險,而遇到危險時又無法及時聯系家人。
對此,網開助學通團隊為小朋友們提供幾點防溺水技能:
第一、不會游泳的人,千萬不要單獨在水邊玩耍;即使會游泳也需要有大人的陪護下到正規的游泳館游泳。
第二、如果落水不要慌張,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,同時使用隨身攜帶的科技產品報警,如網開助學衛士智能手表,孩子一鍵報警,及時找人來解救。
第三、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,然后放松肢體,盡可能地保持仰位,使頭部后仰。只要不胡亂掙扎,人體在水中就不會失去平衡。
第四、經過長時間游泳自覺體力不支時,可改為仰泳,用手足輕輕劃水即可使口鼻輕松浮于水面之上,爭取時間等待搶救。